在江阴市体育中心的夜晚,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6月15日,现场25655位球迷的呼喊声、加油声汇聚成一片海洋,将这场“十三妹之争”推向了高潮。无锡队在主场以2∶0的成绩战胜了常州队,彻底甩掉了“太湖三傻”的标签,跻身积分榜第8位。而常州队虽然失利,但在互联网上却掀起了一股热潮,每一次失误都成为了全国网友的玩梗素材。
这场业余足球赛没有输家。比分牌上的数字虽然定格,但“苏超”的热度却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徐州与镇江的比赛现场观众突破3万人次,二手平台上原价10元的门票甚至被炒至500元。不仅如此,“南哥之争”、“早茶德比”、“太湖三跪”等热梗在社交平台上风靡,让江苏的“超级联赛”不再只是草根赛事那么简单。
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足球的盛宴,更是江苏十三座城市在绿茵场上的“角逐”。它让江苏各城市以最鲜活的姿态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无论是新市民蒋魏魏带着加油牌为无锡队加油,还是小曹为淮安队同学带去伴手礼,都体现了“苏超”的魅力。
“苏超”的精彩之处在于,即使生活在一个小家庭里,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能支持完全不同的球队。这种相互较劲、力争上游的状态正是江苏“十三太保”的常态。各家球队全力以赴的态势让网友戏言:“苏超”不踢“假球”,踢的全是“世仇”。
在赛场外,这场比赛也造就了一场互联网上的“造梗热潮”。从一开始,“苏超”就奔着“全民参与”去的。规程规定每个城市队只能有3名现役职业球员,这使得草根选手如银行职工、外卖小哥等成为了比赛的主力军。不仅如此,门票价格亲民,仅售10元,但赛事标准却是国内顶尖。这种亲民的价格吸引了很多城市向组委会提交更换主场比赛地的申请,以更优的条件款待球迷朋友。
在某场比赛中,甚至有飞机编队现场助兴。随着关注度的上升,比赛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在某二手平台上,一张原价10元的门票最高被炒至500元一张。这也让各城市在输赢之间找到了独特的情感释放口,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各地官方也下场玩梗,拉动城市关注度。例如常州在比赛中虽然失利,但却欣然接受这波流量,大方地开展各种活动吸引游客。南京与无锡的互动、扬州与泰州的“互掐”,都让这场江苏境内的城市联赛彻底“破圈”。各地官媒紧跟热点,互相调侃、自嘲,牢牢抓住了流量密码。
在这波热潮中,各城市的文旅资源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从南京到淮安再到无锡,各地都推出了各种文旅活动和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这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繁荣,也创造了远超门票收入的综合效益。通过赛事链接文旅资源,“体育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变现”的新模式在江苏被彻底玩明白了。
如今,“苏超”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足球赛那么简单了。它已经成为了江苏各城市展示自己文化、历史、美食的窗口,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盛宴。“文化、体育和旅游之间的关联性强、耦合度高”,这正是“苏超”火爆的内在动力。“场上互撕越狠,场下共赢越欢”。如今,“苏大强”已然笑而不语地坐享其成,而这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狂欢还在继续。